国土资源部关于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中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4 15:25:36   浏览:894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土资源部关于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中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中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补交土地出让金和收益分配管理的若干规定》(财综字〔1999〕113号)下发后,各地纷纷对与该文有关的土地管理问题提出咨询。为加快工作进程,规范操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标定地价与缴纳土地出让金额的测算
(一)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补交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价款的计算公式为:
补交土地价款(元)=标定地价(元/平方米)×缴纳比例(≥10%)×上市房屋分摊土地面积(平方米)×年期修正系数
已有标定地价的城镇,不再另行评估;上市房屋尚未确定分摊土地面积的,可用上市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整幢建筑总用地面积(平方米)/整幢建筑总建筑面积(平方米)计算分摊土地面积后,直接按上述公式确定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价款。已有基准地价但
未评估标定地价的城镇,可在简化修正系数体系后,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测算标定地价,测算公式为:
标定地价(元/平方米)=基准地价(元/平方米)×区位修正系数×容积率修正系数
(二)为满足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需要,加快工作进度,对没有基准地价修正系数体系的城镇,可暂采用以下简便方法确定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补交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价款:
补交土地价款(元)=基准地价(元/平方米)×所在建筑总层数修正系数×缴纳比例(≥10%)×上市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年期修正系数
对于建筑层数差异较小的城市,为便于土地出让金及相应价款的征收,也可采用如下公式确定:
补交土地价款(元)=基准地价(元/平方米)×所在区域建筑平均层数修正系数×缴纳比例(≥10%)×上市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年期修正系数
上述公式中,区位修正系数由各地依据房屋所处的位置、交通便捷程度、基本生活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状况、环境质量等因素,对照基准地价因素修正体系具体确定,变动范围一般为-20%至+20%;容积率修正系数根据基准地价修正系数体系确定;建筑总层数修正系数的参考标
准见附表一;区域建筑平均层数修正系数的参考标准见附表二;年期修正系数的参考标准见附表三。
各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以简明、直观的图、表等方式按等级或区域公布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测算结果及有关修正系数,以方便房屋买卖双方能自行概算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数额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价款。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计算机查询系统。
二、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年期的确定
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所在宗地为划拔土地的,从同一建筑的第一套房屋上市交易之日起计算土地出让年期,确定出让土地使用权截止日。此后其它各套房屋上市时,其土地出让年期相应缩短,以使同一宗地的出让土地使用权保持相同的截止日。土地出让年期可根据各地具体情
况确定,但最高不超过70年。
已购公有住房所在宗地为出让土地的,其土地出让年期仍以原《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国有土地使用证》规定的出让年期为准,明确相应的剩余使用年期。
三、关于土地出让金和相当于土地出让金价款的区分
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价款由购买方缴纳,购买方应在交易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持房屋买卖合同、原房屋产权人的房屋所有权证及国有土地使用证或土地产权证明等材料到房屋所在地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所在宗地为划拨
土地的,需缴纳出让金,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已购公有住房所在宗地为出让土地的,需缴纳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办理土地转让手续。购房者在缴纳了有关价款后,方可领取国有土地使用证,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
四、关于土地出让合同签订
为完善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降低成本,简化操作程序,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所在宗地为划拨土地的,只在同一建筑内第一套房屋上市交易时,购买方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确定土地的有关权益和土地权益人的权利义务后,其他各套房屋上市交易时,
只履行相应手续,不必再重复签订合同。具体可按如下方式办理:
同一建筑的第一套房屋上市交易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拟订上市房屋所在宗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载明宗地位置、面积、建筑面积、土地用途、土地出让截止日期及土地使用者的权利、义务等,并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缴纳通知单》(以下简称通知单)中载明住户
姓名、交易日期、房屋面积、分摊的土地面积和权益、土地出让金额等,注明其权利义务源于该宗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第一套房屋的购买方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出让合同后,其它各套房屋上市交易时,购买方签收了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通知单》,并缴清了土地出
让金后,即可视为认定了该宗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注明其权利义务的《通知单》即可作为购买方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权源文件。购买方领取国有土地使用证后,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
附表一
建筑总层数修正系数参考标准
---------------------------------------
|建筑总层数|1| 2 | 3 | 4 | 5 | 6 | 7 |
|-----|-|----|----|----|----|----|----|
| 修正系数|1|0.75|0.61|0.55|0.50|0.46|0.42|
---------------------------------------
-------------------------------------
|建筑总层数| 8 | 9 | 10 | 11 | 12 |12以上|
|-----|----|----|----|----|----|----|
| 修正系数|0.39|0.36|0.34|0.32|0.31|0.30|
-------------------------------------
附表二
区域建筑平均层数修正系数参考标准
-----------------------------------------------
|区域建筑平均层数|1|1.25|1.50|1.75| 2 |2.25|2.50|2.75|
|--------|-|----|----|----|----|----|----|----|
| 修正系数 |1|0.94|0.88|0.82|0.77|0.74|0.71|0.69|
-----------------------------------------------
--------------------------------------------------
|区域建筑平均层数|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修正系数 |0.67|0.61|0.57|0.54|0.51|0.49|0.48|0.46|
--------------------------------------------------
附表三
年期修正系数的参考标准
------------------------------------------
|出让年期|70~66|65~61|60~56|55~51|50~46|45~41|
|----|-----|-----|-----|-----|-----|-----|
|修正系数| 1.00| 0.95| 0.90| 0.85| 0.80| 0.75|
------------------------------------------
------------------------------------
|出让年期|40~36|35~31|30~26|25~21|20以下 |
|----|-----|-----|-----|-----|-----|
|修正系数| 0.70| 0.65| 0.60| 0.55| 0.50|
------------------------------------



1999年9月2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大连市黄条鰤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连市黄条鰤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大政发[2000]75号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黄条鰤资源,促进渔业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和《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结合大连市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大连市管辖区域内从事黄条鰤苗捕捞、养殖(含暂养)、收购和出口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大连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黄条鰤资源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的主管机关,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黄条鰤苗的捕捞、养殖、收购、出口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口岸各有关单位和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按各自职责,配合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黄条鰤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 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每年根据资源和市场需求情况制定当年捕捞、出口计划,于第二季度前下达给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各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组织本地区的捕捞、养殖、收购和出口管理工作。

  第五条 从事黄条鰤苗捕捞、养殖、收购的单位和个人,须向当地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由当地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后报市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审批,核发捕捞、养殖、收购专项许可证。

  黄条鰤苗的捕捞、养殖、收购专项许可证,由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六条 申请办理黄条鰤捕捞专项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有近海渔业《捕捞许可证》。从事黄条鰤苗捕捞生产的船只,必须设置活鱼暂养仓、配备海水循环设施和充气设备,保证稚鱼成活率。

  捕捞黄条鰤苗必须按黄条鰤苗捕捞专项许可证核准的捕捞方法、网具种类、捕捞数量、捕捞区域和时限等内容进行。

  禁止捕捞黄条鰤怀卵亲体。因研究和其他需要捕捞的,须经市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第七条 申请办理黄条鰤苗养殖专项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有《养殖使用证》或承包合同书,并须提供养殖位置、养殖规模、养殖技术、保证措施及海水水质分析报告等资料。

  养殖黄条鰤苗必须按黄条鰤苗养殖专项许可证核准的内容进行。养殖企业和个人不得收购无证捕捞、收购者出售的黄条鰤苗。

  第八条 从事黄条鰤苗收购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黄条鰤苗收购专项许可证核准的范围、时限、数量进行收购。收购者不得收购无证捕捞、养殖者出售的黄条鰤苗。

  第九条 经营出口黄条鰤苗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市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开具当次黄条鰤苗出口证明。对于无黄条鰤苗出口证明的,海关部门不予放行。

  第十条 从事黄条鰤苗捕捞、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按产值的4%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试捕期间不收费)。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由所在县(市)、区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代收,本级财政留50%,其余上缴市财政。

  第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的,由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和《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 口岸有关单位和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查处的破坏黄条鰤资源的违法案件,应及时移交当地县级以上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处理。

  对执行本规定成绩显著和协助办案、举报有功人员,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给予奖励。奖励经费从财政部门拨给的办案经费中提取。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大连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四川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管理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管理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5号



第一条 加了加强对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工作的管理,保证科学技术成果的质量,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学技术成果 (以下简称科技成果)包括:
(一)阐明自然现象、特征、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在学术上具有新见解,并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
(二)解决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问题的,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
(三)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对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重大作用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四)在应用推广已有科技成果或消化、吸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中取得的新的科技成果。
第三条 县级以上 (含县级)科学技术计划内的科技成果,申报科学技术奖励的科技成果和国家规定应当进行鉴定的其他科技成果,均按本办法规定进行鉴定。
第四条 申请鉴定的科技成果应分别具备以下条件:
(一)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已经公开发表;
(二)应用技术成果经过实践,证明技术成熟度具备应用推广条件;
(三)软科学研究成果已被采纳或应用;
(四)科学技术计划内的成果已达到计划规定的技术指标和要求。
申请鉴定的科技成果的技术资料必须齐全并符合科学技术档案管理的要求。
第五条 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管理全省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各市 (地、州)、县 (市、区)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县级以上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系统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
第六条 科学技术计划内的科技成果,由计划下达部门组织鉴定;其他科技成果,由完成者的上级主管部门组织鉴定;省重大科技成果,由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鉴定。
计划下达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完成或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鉴定。
第七条 组织鉴定的单位应当聘请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并报同级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鉴定委员会成员为七至十五人。
科技成果完成或参与完成单位参加鉴定委员会的人员,不得超过鉴定委员会成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并不得担任鉴定委员会的负责人。
第八条 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该行业或领域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具有较高的学术、技术水平或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科技成果研究人员不得参加本科技成果的鉴定委员会。
第九条 鉴定委员会应对被鉴定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水平或学术水平、技术成熟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查、评价,并作出书面报告。
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报告,经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后,即为通过。鉴定委员会成员对鉴定报告有异议的,应在鉴定报告中注明。
第十条 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报告,由组织鉴定单位审批。组织鉴定单位发现鉴定报告中存在重大缺陷、错误或在鉴定报告中弄虚作假的,可驳回鉴定报告,责成原鉴定委员会补充鉴定,也可另行组织鉴定委员会重新鉴定。
第十一条 根据本办法应当进行鉴定的科技成果,已在生产或使用实践中证明基本成熟,取得社会、经济效益,有可靠的统计数据,由生产或使用者出具证明,并经生产或使用者的上级主管部门认可的,可视同通过鉴定。
视同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由完成者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报送有权组织鉴定的单位审批。
第十二条 鉴定报告和视同通过鉴定的报告经审批后,由组织鉴定单位或批准单位对鉴定合格的科技成果颁发《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或《科学技术成果视同鉴定证书》,并抄送同级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申请科技成果鉴定单位或个人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科技成果的,由组织鉴定单位撤销鉴定,取消鉴定证书,并由有关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
第十四条 组织鉴定单位工作人员和鉴定委员会成员,在鉴定工作中循私舞弊、收受贿赂而对科技成果作出错误鉴定的,或者剽窃被鉴定科技成果、泄露被鉴定科技成果技术秘密的,视情节轻重,由其所在单位或有关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0年5月19日